字典

𦆖字的意思

𦆖
𦆖
简体部首糹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9画
繁体部首糸部
五笔XDUO仓颉VFKCF郑码ZGKU结构左右统一码26196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丶ノノ丶
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𦆖字UNICODE编码U+26196,10进制: 156054,UTF-32: 00026196,UTF-8: F0 A6 86 96。

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𦆖

繚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《廣韻》落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憐蕭切《正韻》連條切,𠀤音聊。《說文》纏也。《類篇》繞也。《禮·玉藻》再繚四寸。《班固·東都賦》修袖繚繞而滿庭。

祭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辨九祭,八曰繚祭。《儀禮·鄉飮酒禮》弗繚,右絕末以祭。《註》繚,猶紾也。

人名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尉繚二十九篇。《註》師古曰:尉姓,繚名也。

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淸和郡有繚縣。

《集韻》朗鳥切《正韻》盧皎切,𠀤音了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離昭切,音髎。力照切,音燎。義𠀤同。

《廣韻》力小切,音燎。《莊子·盜跖篇》繚意絕體而爭。《音義》繚,理也。

《集韻》爾紹切,音擾。人名。莊子有黃繚。

《韻補》叶力虯切。《楚辭·招隱士》偃蹇連卷兮枝相繚。《註》繚,紐也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繚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
纏也。从糸𤋯聲。盧鳥切

说文解字注

(繚)纏也。从糸。尞聲。盧鳥切。二部。

©2023 37zw.net